天安字典

《试院夜坐偶成柬同考诸公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9 01:13:05

诗句

较艺欣同事,诸公总老成。

妍媸归藻鉴,去取在权衡。

夜静风声肃,秋深露气清。

程文须点检,兀坐到三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3:05

原文展示:

较艺欣同事,诸公总老成。
妍媸归藻鉴,去取在权衡。
夜静风声肃,秋深露气清。
程文须点检,兀坐到三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同事们共同切磋技艺的欣喜之情,大家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对于美丑的评判,要依靠权衡去判断。夜晚宁静,风声肃杀,秋天深了,露水清冷。我必须仔细检查我的文章,静坐到三更时分。

注释:

  • 较艺:比试技艺。
  • 欣同事:高兴地与同事们一起。
  • 诸公:指众多的朋友或同学。
  • 妍媸:美和丑。
  • 藻鉴:指文采和鉴赏。
  • 权衡:衡量、比较。
  • 夜静:夜晚宁静。
  • 风声肃:风声清冷而肃穆。
  • 秋深:秋天已深。
  • 露气清:露水清冷。
  • 程文:指自己的文章。
  • 点检:仔细检查。
  • 兀坐:静坐不动。
  • 三更:指夜间的三更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琏,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崇尚自然,善于描绘山水,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夜深人静之时,他与考友们共同研讨诗文,表达了对于同侪的欣赏以及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秋天的清冷,营造出一种凝重而深邃的学习氛围。诗人在与同伴比试技艺时,既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欣赏,也流露出对自身作品的严谨态度。特别是在“妍媸归藻鉴,去取在权衡”一句中,诗人强调了评价文艺的标准在于公正的对比和权衡,这体现了他对文艺创作的认真态度。诗句通过夜晚的环境描写,刻画出秋深露重的清冷,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求知之旅。最后以“兀坐到三更”收尾,流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展示了他在寒窗苦读中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较艺欣同事”:与同事们一起切磋技艺,感到欣喜。
    2. “诸公总老成”: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人。
    3. “妍媸归藻鉴”:美丑的评判需要依靠比较与鉴赏。
    4. “去取在权衡”:最终的结果在于权衡的标准。
    5. “夜静风声肃”:夜晚宁静,风声显得肃杀。
    6. “秋深露气清”:秋天深了,露水清凉。
    7. “程文须点检”:自己的文章需要仔细检查。
    8. “兀坐到三更”:静坐到夜深三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妍媸归藻鉴,去取在权衡”,形成工整的句式。
    • 意象:通过“夜静”、“秋深”、“露气清”构建出清冷的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技艺的磨练,表达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同伴的欣赏与对自我严格要求的态度。

意象分析:

  • 夜静:象征思考的宁静和专注。
  • 秋深: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熟。
  • 露气清:象征清新与纯洁的思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妍媸”指的是: A. 美与丑
    B. 秋与冬
    C. 明与暗
    D. 新与旧

  2. 诗人夜晚静坐的原因是: A. 聆听风声
    B. 写作文章
    C. 与朋友聊天
    D. 休息

  3. “兀坐到三更”中的“兀”意思是: A. 无聊
    B. 安静
    C. 坚定
    D. 站立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皆描写夜晚的情景,但《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试院夜坐偶成》则更强调学习与交流的过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题金韵仙汪玉卿评花仙馆合词 高阳台 己酉重午西园饮席感怀 高阳台 高阳台 题顾羽素表姑《绿梅影楼填词图》 高阳台 高阳台 杨花 高阳台 结伴寻春,重至颐和园,追思前度,恰二十又六年矣,风景不殊,鸟声非旧,漫书怀感 高阳台·甲戌冬,作于香港海桐阁寓所1994 高阳台·杨花 高阳台 忆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包含孽的词语有哪些 临眺 垦除 无耻之尤 起例发凡 不法之徒 非结尾的成语 忧辱 峭壁悬崖 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架工 椒香 靑字旁的字 献计献策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