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22
好事近 其六
作者: 卢前 〔近代〕
客语不曾终,即席重申吾说。
惟愿岁新行宪,作人民喉舌。
譬如今日降新生,胸怀一时热。
从此发扬蹈厉,使同盟心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和民众声音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贯彻宪法,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像今天的阳光一样,带着热情和希望,他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团结和进步。
作者介绍:卢前,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宪法意识觉醒的时期,诗人希望借此表达对新生代的期待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好事近 其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热情与期盼。诗中通过“客语不曾终”的开头,表明了对外界言辞的不屑,强调自己坚定的立场。紧接着,诗人提出了“惟愿岁新行宪”的愿望,显示他渴望法治与公正的决心。通过“作人民喉舌”的表达,诗人将自己视为人民的代言人,强调了对民众声音的重视。
“譬如今日降新生”则用生动的比喻,表明新生事物的到来带来的希望和活力。诗人在这里注入了激情和力量,激励大家共同迎接新生,推动社会进步。最后一句“使同盟心折”则呼唤团结与合作,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改革的热忱与期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盼,强调了法治、民众声音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测试:
诗中“客语不曾终”意味着什么?
A. 外界的声音变了
B. 外界的声音从未停止
C. 诗人的声音消失了
“作人民喉舌”指的是什么?
A. 代表人民的声音
B. 只说自己的意见
C. 不关心人民
诗中的“新生”比喻了什么?
A. 新的生命
B. 新的希望和变革
C. 新的事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