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44:16
青城叹靡尽,赤子惨莫舒。
变属经年后,感深弥似初。
当时遭祸乱,今日见丘墟。
老稚鲜存活,门庭概破除。
孑遗无日过,所在餐风居。
待妇何从馈,盼儿倚孰闾。
行来百步内,坐少三未储。
痛定重思及,愁深谁与抒。
出汤早蹈火,后篦愈前梳。
流血满天地,积戈遍车书。
巢林徒有燕,穴地已无鱼。
丧亡今若此,诛敛竟何如。
青城的美好如今已消逝,赤子之心却难以舒展。
经历了多年的变迁,感受愈加深重,仿佛一切还在初始。
当年遭遇的灾难,今天只剩下荒丘和废墟。
老少都难以存活,门庭冷落一片破败。
孤零零的遗孤无处可去,四处只能依靠风餐露宿。
妻子又从何处来送饭,儿子又能依靠谁的邻里?
行走在百步之内,坐下时却连三餐也无所储备。
痛苦过后再重思,愁苦又向谁倾诉?
出汤时早已掉入火中,梳理后头发更显凌乱。
流血遍及天地,战争之苦充斥书籍。
巢中的燕子徒有其名,地穴中已没有鱼虾。
如今的丧失如此严重,究竟该如何收拾残局?
沈嘉客,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受与历史的思考。
《青县以北书所见》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沈嘉客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破坏,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故乡的哀痛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通过对青城的叹息,展现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如今的现实却是满目疮痍,荒凉无比。诗中“变属经年后,感深弥似初”一语,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带走痛苦,反而让人感到愈发沉重的心情。通过对比“当时遭祸乱,今日见丘墟”,诗人不仅描述了外在环境的改变,也反映了内心世界的荒凉。
整首诗使用了许多形象而生动的意象,如“流血满天地”和“巢林徒有燕”,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惨烈,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在结尾提问“诛敛竟何如”,似乎在质疑对这场浩劫的救赎与修复,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灾难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历史变迁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青城叹靡尽”中的“青城”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赤子”主要指代什么?
“流血满天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两首诗同样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沈嘉客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但沈嘉客更为直接地表现了个人的无奈与苦痛,而杜甫则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