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42:10
菩萨蛮 乌兰花劳军
作者:陈逸云
乌兰花镇征车驻。
军前珍重劳军语。
细问战时情。
凝眸带泪听。
追思怀壮烈。
战史从头说。
血染百灵平。
营中鼓四更。
这首诗描绘了乌兰花镇驻扎军队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士兵的关心和慰问。诗人细心询问战斗中的情形,凝视着士兵的眼睛,听着他们的故事,眼中流露出泪水。追忆那些壮烈的往事,诗人提到要从头讲述战争的历史,最终以“血染百灵平”来表达对流血牺牲的士兵的深切怀念。在营地中,鼓声四更,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战斗的继续。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深受战乱影响。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士兵的深切关怀,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这首诗创作于战争时期,诗人目睹了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英勇牺牲,激发了他对士兵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对乌兰花镇的描绘,诗人关注到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牺牲,试图通过诗歌传达对士兵的慰问和对壮烈历史的铭记。
《菩萨蛮 乌兰花劳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士兵在战斗中的艰辛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开头“乌兰花镇征车驻”,画面清晰,读者可以想象到军队驻扎的景象,乌兰花的象征意义在这里也引人深思,它代表着美丽与战争的对比。接下来的“军前珍重劳军语”,则传达了诗人对士兵的关心和慰问,表现了对他们付出的尊重。
“细问战时情”一句,诗人亲切地询问士兵的战斗经历,显示出与士兵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而“凝眸带泪听”,则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情感的共鸣,诗人对士兵的经历感同身受,令人动容。
“追思怀壮烈”,诗人追忆那些英勇无畏的历史,表现出对壮烈牺牲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战史从头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深邃,似乎在提示我们不应遗忘历史的教训。“血染百灵平”将战争的惨烈与生命的脆弱紧密相连,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句“营中鼓四更”,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更暗示着战斗仍在继续。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体现了对士兵的敬意与关怀,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既有对壮烈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乌兰花镇”指的是哪个地方?
“血染百灵平”中的“百灵”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营中鼓四更”意味着什么?
与同样描写战争的诗作如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相比,陈逸云的《菩萨蛮》更为细腻,展现了士兵内心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而毛泽东的作品则更加豪迈、激昂,反映了革命的精神和斗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前者更偏于情感抒发,后者则强调行动与斗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