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7: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13:38
眠迟起早。都把愁忘了。磨道驴儿来往绕。那有工夫烦恼。我今不恨人生。自家料理调停。难道无花无酒,不教我过清明。
我每天睡得很晚,起得很早,心中的忧愁都被我遗忘了。磨坊的小驴子在道路上来来往往,哪里还有工夫去烦恼呢?如今我不再怨恨人生,自己在这里料理自己的生活。难道没有花和酒,就让我过不了清明节吗?
顾随(1903-1986),字惟远,江苏人。现代诗人、散文家,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笔触细腻,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顾随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乐观精神。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经历的磨砺使他更加珍视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清平乐 其二》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心境与乐观态度的词作。开篇的“眠迟起早”便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生活的节奏缓慢,充满了宁静。诗中提到“都把愁忘了”,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中烦恼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
“磨道驴儿来往绕”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呈现出乡村生活的惬意与安宁,驴儿的不断来往更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而“那有工夫烦恼”,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仿佛在告诉读者,生活的美好在于心态的选择。
“我今不恨人生”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接受,经历过磨难与困扰后,他选择了宽容与释然。最后的“难道无花无酒,不教我过清明”不仅表达了对清明节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即便没有华丽的花与美酒,他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提醒我们在忙碌与压力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整首诗旨在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细节,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诗中“眠迟起早”表现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忧愁
D. 无聊
“我今不恨人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A. 愤怒
B. 接受
C. 失望
D. 忽视
诗中提到的“磨道驴儿”象征什么?
A. 劳动
B. 生活的乐趣
C. 忧愁
D. 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