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42:49
作者:溥儒 〔近代〕
东风卷地花飞,可怜春尽谁家院。高楼玉笛,边沙落日,碧云低远。破碎山河,莺花如旧,芳菲空怜。望茫茫宇宙,天回玉垒,争留待,江流转。此际愁人肠断。送残春骊歌声变。浮云蔽日,黄昏时近,登临恨晚。古戍荒城,边烽危照,凄凉到眼。问春归何日,平居故国,消沉鱼雁。
春风吹动,花瓣飘飞,令人心痛的是春天已尽,不知哪个院子在感叹。高楼上的玉笛声响起,边疆的沙土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苍凉,碧蓝的云彩低低地悬挂在远方。虽然山河依旧破碎,黄莺和花朵仍如往昔,但芳菲的美好却已无法再留恋。远望浩瀚的宇宙,天边的玉垒似乎在呼唤,似乎想要留住这流逝的江水。此时此刻,愁苦使得人肠断。送走了残春,骊歌声也变得萧瑟。浮云遮住了日头,黄昏将近,登高望远,恨自己来得太晚。古老的戍楼和荒城,边疆的烽火在危险的照耀下显得凄凉。问春何时归来?在这故国的平淡生活中,只能消沉得像那孤独的鱼雁。
“骊歌”来源于古代送别歌曲,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变迁和人们对春天的留恋。
作者介绍:溥儒(1896-1963),字子渊,号青松,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多表现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常以传统诗词形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末,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即将逝去的悲伤,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思念。
《水龙吟 暮春感怀,寄一山左丞》是溥儒在暮春时节写的一首抒情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便以“东风卷地花飞”引入,描绘了春风的温柔与花的绚烂,然而转瞬即逝的春天让人忍不住感到惋惜。接着,高楼上的玉笛声与落日的边沙勾勒出了一幅孤独与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忧伤与失落。
“破碎山河,莺花如旧”一句则反映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遗憾,虽然自然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令人感到心痛。诗中“问春归何日”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最后,诗人以“消沉鱼雁”作结,意在表现自己在故乡平淡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助,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无尽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其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卷地花飞”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落叶
c) 夏天的炎热
“问春归何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期待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