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8
题宋徽宗仙山楼观图
宣和天子昔神游,
凤驾行空过玉楼。
此去有人言赤马,
归来无处逐青牛。
分明艮岳通玄圃,
想像方壶接祖洲。
莫把仙山作图画,
琼花琪树不胜秋。
昔日宣和年间的天子曾神游于此,
他乘着凤凰驾轻盈飞过了那座玉楼。
有人说他此行是骑着赤马,
可回来的时候却无处追寻那青牛。
分明艮岳与通玄圃相连,
想象方壶与祖洲相接。
不要把仙山当作图画,
琼花和琪树在秋天更显得不胜凋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德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歌清新雅致著称,常以自然与神话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宋徽宗的“仙山楼观图”基础上创作而成,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宋徽宗的“仙山楼观图”,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宣和天子”,即是对历史的追溯,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接下来的“凤驾行空过玉楼”则将皇帝的尊贵与神秘的仙境连接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赤马”和“青牛”,不仅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也暗示了人生的追求与回归。在这里,赤马象征着追求的过程,而青牛则代表着理想的归宿,二者之间的对比和联系深刻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内涵。
通过“艮岳通玄圃”和“方壶接祖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而最后两句“莫把仙山作图画,琼花琪树不胜秋”则是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慨,暗示着美的短暂与易逝,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理。
整体而言,诗作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也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考和艺术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生追求与现实无常的哲思。通过对古代天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诗中的仙境意象,代表了人们心中的理想状态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测试:
“宣和天子”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天子?
“凤驾”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赤马”与“青牛”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题宋徽宗仙山楼观图》在主题上均有追求与怀念的共同点,但各自侧重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