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22:47
作者:陈琏 〔明代〕
类型:古诗词
虎头将军面如玉,手执麟经衣戎服。
生绡一幅几百年,神采光荧射人目。
忆昔南渡谁谋臣,中兴之将推何人。
将军奉诏总戎律,壮志誓拟清中原。
义旗所经民安堵,丈八蛇矛马如虎。
钢刀斫胫拐子空,千里惊奔逐狂虏。
偃城城边飞战尘,三军胜气腾如云。
朱仙镇上势方锐,指日可平戎虏群。
捷书才奏遭谗口,赐环竟殒奸人手。
五国城头日色昏,金人相酌平安酒。
百战经营一旦空,惟馀史册表孤忠。
焚香再拜睹遗像,古庙飒飒生悲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将的英勇形象,面容如玉,手握兵器,身穿戎服。传世的画作光辉夺目,令人瞩目。回忆往昔,南渡时谁为谋臣,复兴之将又是谁?将军奉命统领军队,壮志在望,誓言要平定中原。义旗所到之处,百姓安居乐业,勇猛如虎的士兵手握丈八蛇矛。钢刀斩断敌人的腿脚,千里之外追逐逃敌。城外战尘飞扬,三军士气如云腾飞。朱仙镇的形势锐不可挡,指日可待平定敌群。捷报方才传来,却遇谗言,平安的赏赐反而落入奸贼之手。五国城头日色昏暗,敌人正举杯庆祝平安。经过百战的艰辛,最终一切都成空,只剩下史册上的孤忠。焚香再拜,看到遗像,古庙里微风轻拂,令人心生悲凉。
作者介绍
陈琏,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激昂、抒发忠义之情为主,擅长描绘历史人物与场景,对国家的情感深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诗人通过对岳鄂王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臣将领的敬仰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观岳鄂王像》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岳鄂王的英俊威武和伟大壮志,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忠义的赞美。诗人以“虎头将军”开篇,立刻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而后通过回忆与对比,展现出将领的壮志和事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诗中“义旗所经民安堵”的描写,体现了将军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激起了对将军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最后以“焚香再拜”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揭示了忠臣在动荡时代的孤独与悲哀。通过对将军壮志与最终遭遇的描绘,诗人思考了忠诚与背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以什么动物来形容的?
诗中哪个地名被提及?
诗人对将军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