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8: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8:01:07
愁蹙眉端并两峰,
形容枯槁更龙钟。
可怜彩服翻成布,
宁效囊锥立见锋。
臣子涓埃何补报,
君亲天地有包容。
生平志愿何时了,
能不忧心重有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中描绘了愁苦的眉头像两座山峰般紧皱,形容自己形体瘦弱得像枯木,甚至显得老态龙钟。可怜的是,原本华丽的衣服如今也只剩下布料。宁可像囊锥那样立得直,展现锋芒。臣子如同细小的尘埃,如何能报答恩情?天地宽广,君亲却难以包容。生平的志愿何时才能实现,难道不应该为心中重重的忧虑而惶恐吗?
这首《和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的反思。开头两句以“愁蹙眉端并两峰”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愁苦的样子,紧接着的“形容枯槁更龙钟”则进一步表现了内心的无力和衰老感。中间几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原本华丽的生活如今变得寒酸的无奈,尤其是“可怜彩服翻成布”,更是让人感受到身外之物的流失和内心的失落。
后半部分则逐渐深入,诗人以“臣子涓埃何补报”质问自我,感叹微小的自己在浩瀚天地面前的渺小与无能,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最终以“生平志愿何时了”收尾,既是对理想的追问,也是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展现了强烈的忧虑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愁蹙眉端”)、对仗(如“可怜彩服翻成布”与“宁效囊锥立见锋”)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处境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忧虑,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答案:1-B;2-A;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可以将程通的《和韵》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的苦难,而程通则表现个人的无奈和理想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