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26:37
对菊
施元征 〔明代〕
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
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
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
我观赏高士的传说,就像仰望那盛开的菊花一样鲜艳。
在重阳节的九月,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闲适的生活,
在这秋天的三个月里,古老的情怀依然悠长。
晚来的花香回报着雨露的滋润,
我那傲然的气节与风霜相抗争。
自从甲子年的义熙之后,山林小径显得冷清荒凉。
作者介绍:施元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雅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明代,文人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施元征的《对菊》正是通过菊花的意象,传达了他对高士精神的崇敬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施元征的《对菊》以菊花为中心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引入,既是对高士风范的赞美,又通过菊花的盛开象征着清高与坚韧。重阳节的背景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情感,也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接下来的“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表达了诗人习惯了这种闲适的生活,和对秋天深厚文化意蕴的体会。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与自然对话,理解生命的真谛。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展现了菊花的傲然与坚韧,象征着诗人面对生活的挑战所表现出的高尚气节。最后一句“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则将个人的情感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施元征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在风霜雨露中傲然挺立,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菊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人生态度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在风霜中坚持自我、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晚香酬雨露”中的“酬”字主要表示什么?
诗中的“甲子义熙后”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