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偶题》

时间: 2025-05-20 22:02:54

诗句

世上岂无飧玉法,垆中亦有化金方。

不如去学刘玄石,一饮三年入醉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02:54

原文展示:

偶题
唐之淳 〔明代〕
世上岂无飧玉法,
垆中亦有化金方。
不如去学刘玄石,
一饮三年入醉乡。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难道没有能让人丰衣足食的法门吗?
酒肆中也有让人醉倒的秘方。
不如去学习刘玄石(刘伶),
痛痛快快地喝酒三年,沉醉在酒乡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飧玉法:指丰盛饮食的法门,"飧"指饭食,"玉法"即比喻珍贵的食物或方法。
  • 垆中:指酒肆,古代的酒屋。
  • 化金方:比喻能使人醉的酒方。
  • 刘玄石:指刘伶,东晋时期的著名酒徒,以豪放饮酒而闻名。
  • 一饮三年:形容醉酒的时间很长,表明对酒的喜爱。

典故解析:
刘伶是东晋时期的酒徒,因其豪放的性格和对酒的热爱而被后世传颂。他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之淳,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饮酒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饮酒文化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饮酒被视为一种消遣方式,诗人通过饮酒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调,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第一句“世上岂无飧玉法”,引入了对生活中饮食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意义。接下来的“垆中亦有化金方”,则将视角转向酒肆,暗示了酒的魅力和人们对其的向往。在对比中,诗人提到了刘伶,借此表达对他那种洒脱、不羁生活方式的羡慕。最后一句“一饮三年入醉乡”则点明了诗的主题:与其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如痛快淋漓地享受人生,特别是饮酒带来的乐趣。这种洒脱的态度在古代文人中是常见的,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快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上岂无飧玉法:质疑世间是否真的没有丰盛的生活方式,暗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 垆中亦有化金方:酒肆中也有让人陶醉的良方,强调饮酒的吸引力。
  • 不如去学刘玄石:提到刘伶,表达对他洒脱生活的向往。
  • 一饮三年入醉乡:直接表露对饮酒的热爱,认为沉醉于酒中是快乐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化金方”比喻酒的魅力,生动形象。
  • 夸张:提到“一饮三年”,表现出一种极端的饮酒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饮酒文化的赞美,强调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轻视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飧玉法:象征丰盛的物质生活。
  • 化金方:象征饮酒带来的快乐和陶醉。
  • 刘玄石:象征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玄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刘伶

  2. “一饮三年”的意思是?
    A. 长时间不喝酒
    B. 痛快淋漓地饮酒
    C. 只喝三年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努力追求功名
    B. 对饮酒生活的向往
    C. 对食物的追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李白
  • 《将进酒》—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饮酒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情感更为激昂,但与唐之淳的“偶题”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饮酒文化的赞美。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即刻享受,而唐之淳则更多表现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中国古代饮酒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大观楼 清平乐 清平乐 茉莉 清平乐 早梅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 寄外 清平乐 紫云白石仙槎 清平乐 题饮谷说剑图 清平乐 从扬州访问江都邵伯高邮水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宦路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连舆并席 伙同 无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萧开头的成语 下车冯妇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包含服的成语 跕鸢 掂算 糸字旁的字 对折 包含手的成语 冠上加冠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