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4:27
日出扶桑万顷明,
碧天无雾晓云晴。
波涵光影终朝漾,
好景谁云不可情。
太阳从东边的扶桑升起,照亮了万顷的水面,
碧蓝的天空没有雾霭,清晨的云彩格外晴朗。
波浪中映照着光影,整天在水面荡漾,
美好的景象,谁能说这份情感不可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扶桑”作为古代典籍中常提及的意象,代表着东方的日出,象征着光明与新生。
作者介绍:
冯德让,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上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情怀逐渐浓厚,与当时士人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风尚相契合。诗中描绘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上林八景·其七 澄江落日》通过描绘日出时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光辉。首句“日出扶桑万顷明”引入了日出这一宏伟场景,扶桑象征着东方,给人一种光明、希望的感觉。接着“碧天无雾晓云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天空,强调了晴朗无雾的美好,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波涵光影终朝漾”一句,波浪中的光影不断荡漾,生动地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感。最后一句“好景谁云不可情”则抒发出作者对这一美景的感慨和向往,似乎在反问:如此美景,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享受吗?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日出扶桑”中的“扶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东方的神树
C. 一种地名
D. 一种动物
诗中“碧天无雾”说明了什么?
A. 天气阴沉
B. 天气晴朗
C. 有雾霾
D. 下雨
“好景谁云不可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景色的无奈
B. 对美好景色的珍惜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他人的怨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皆为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却在情感表现和主题关注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