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一 六桥烟棹》

时间: 2025-04-26 19:36:38

诗句

柳外春烟午未消,烟深何处认郎桡。

小鬟不用频相问,已约桃花第五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6:38

原文展示:

柳外春烟午未消,
烟深何处认郎桡。
小鬟不用频相问,
已约桃花第五桥。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烟雾在柳树之外依然未散去,
在烟雾深处,哪能辨认出郎君的划船?
小丫头不必频频询问,
她早已约定在桃花盛开的第五座桥上相会。

注释:

  • 柳外:柳树之外,指的是河边的景象。
  • 春烟:春天的烟雾,形容春天的朦胧景象。
  • 午未:指的是中午时分,时间尚未过去。
  • 郎桡:郎君划船的动作,桡指划桨。
  • 小鬟:指年幼的侍女。
  • 桃花: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春天和爱情。
  • 第五桥:指的是西湖的特定桥梁,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情感含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熥,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西湖风景区,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爱情约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一 六桥烟棹》是一首以春日西湖为背景的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柔情的爱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烟雾与柳树交织的景象,以及年轻女子对情人的期盼。诗的开头提到“柳外春烟午未消”,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春日画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期待。接着“烟深何处认郎桡”,表达了在烟雾中寻找情人的渴望,渲染了对爱的迷茫和期待。

“小鬟不用频相问”则展现了年轻女孩的聪慧与默契,她已经懂得了情感的流动,不必再询问。最后一句“已约桃花第五桥”,则是对情感归宿的期盼,桃花象征着爱情的美好,而第五桥则是她与情人约会的地点,这样的约定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丽景象和爱情的温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外春烟午未消:描绘春日的柳树,烟雾尚未消散,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朦胧的氛围。
    • 烟深何处认郎桡:在烟雾缭绕中,难以辨认出爱人的划船,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迷惘。
    • 小鬟不用频相问:聪明的小丫头不需要再询问情人的来临,表现出她的聪慧和对情感的理解。
    • 已约桃花第五桥:已经约定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见面,传递出一种甜蜜的期待与浪漫。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烟比喻着青春的美好与模糊。
    • 拟人:将烟雾与情感结合,赋予烟雾以感情。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爱情与自然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春天的浪漫情怀,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柔美的春天和生命的复苏。
  • 春烟:代表着春天的朦胧与神秘,暗示情感的复杂。
  • 桃花: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作为约会的地点,象征着情感的交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午未消”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诗中“小鬟”指的是:

    • A) 一位贵族
    • B) 一位年幼的侍女
    • C) 一位老奶奶
    • D) 一位商人
  3. 诗中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爱情的美好
    • C) 友情的珍贵
    •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徐熥的《六桥烟棹》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情感的追求,但徐熥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求自我认同与解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 江城子·东园牡丹盛开 南乡子 薛宝臣生朝 俱用薛氏实事 蝶恋花 明日卫生见和复次韵 临江仙 其三 暮秋有感 临江仙 其二 暮秋有感 临江仙 其一 暮秋有感 临江仙 李山人寿 临江仙 田閒閒步偶成 临江仙 其二 奉继遁庵先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塞翁得马 斗斛之禄 养鹰飏去 相上 代际 包含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口的词语有哪些 窃钩盗国 杂名 抛头露面 无下 鱼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寒衾 米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