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3:25
《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
堪嗟万物阴阳内,造化因功。
休论西东。只在三光秀气中。
公如会得疾安脚,便做飘蓬。
脱了凡笼。一个真灵入碧空。
可叹万物之变化全在阴阳之内,
这是造化的结果,不必再讨论东西之分。
只要在三光(太阳、月亮、星星)的秀气之中,
如果你能理解安定的道理,便可以飘然如蓬。
脱离了世俗的束缚,一个真灵便可以遨游于碧空。
《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阴阳变化的探讨,表达了对宇宙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理的思考。诗中开篇即以“堪嗟”二字,体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叹,继而引出阴阳与造化的关系,强调自然变化的规律。
“休论西东”,则是告诉读者在面对万物变化时,不必拘泥于表象的东西差异,而应关注其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在“三光秀气中”,暗示宇宙间的真理与美好,呼唤人们去感悟天地之道,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
“疾安脚”一句,表明一种知足常乐、心灵自由的境界,仿佛在说,理解了道理,便可以如飘蓬一般无拘无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寻真正的自我,达到与宇宙合一的理想状态。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思,展现了王哲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探讨了自然变化与内心安宁的关系,强调了道教的哲学思想,提倡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自由。
王哲的《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主要探讨了什么?
“疾安脚”在诗中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