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58:17
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
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
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
这次登高的聚会,反而变成了划船游玩。
青山在这里已经过了几天,沧海正好适合在秋天游玩。
夕阳下,鸿雁的影子低低飞过,空荡荡的江面上停止了钓鱼的船只。
举杯与你们兄弟同在,心中却没有插上菊花的忧愁。
诗中提到的“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而“插萸”则是重阳节的另一项习俗,强调了诗人在兄弟聚会中的欢乐与对节日习俗的传承。
作者介绍:李孙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游玩,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兄弟情谊的感慨。
这首诗以重阳节的登高活动为背景,表现了诗人与兄弟共度佳节的欢乐与惆怅。开篇即以“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揭示了诗人在登高聚会中,因情景的变化而转向水上游玩的快乐。诗人用“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反映出秋天的宁静与深远,既有对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两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场景,鸿雁的影子和停泊的钓舟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则是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尽管身边有欢聚,但心中却没有重阳节插上香草所带来的忧愁,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快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登高与泛舟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与兄弟的情感?
“落照低鸿影”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孙宸的作品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与对节日的思考。然而,李孙宸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王维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度与思乡情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