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8:15
送宏上人住保宁寺
作者: 王绂 〔明代〕
别来忘岁月,相见又飘然。
去住浑无著,行藏只任缘。
故山唯落木,废刹锁荒烟。
师去重开社,香灯祝万年。
自从上次分别后,我已忘却了岁月的流逝,再次见面时却感觉一切似乎都在飘散。无论是去还是住,都没有什么牵挂,行走和隐藏的种种,只任凭缘分的安排。故乡的山峦只剩下落叶,废弃的寺庙锁住了荒凉的烟雾。师傅离去后,重新开办了社团,祈祷的香灯祝愿着长久的安宁。
王绂(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亨贞,号秋涯,南昌人。王绂的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抒情,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送宏上人住保宁寺》写于送别一位名叫宏的高僧,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佛教思想对作者的影响。
王绂的《送宏上人住保宁寺》是一首充满哲思的送别诗。诗的开头“别来忘岁月,相见又飘然”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久别重逢。诗人用“飘然”来形容再见时的心境,既有轻松的感觉,又隐含着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去住浑无著,行藏只任缘”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现了对世事的淡然与随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强调了行住皆随缘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故山唯落木,废刹锁荒烟”描绘了故乡荒凉的景象,落叶和废弃的寺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这种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无常的深思。
最后一联“师去重开社,香灯祝万年”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宏上人重返寺庙传道的祝福。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围绕友人的送别,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洒脱。
诗中“去住浑无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洒脱
C. 怀念
D. 绝望
“故山唯落木”中的“落木”象征什么?
A. 繁荣
B. 生命的结束
C. 温暖
D. 和谐
诗的最后一句“香灯祝万年”表达了对什么的祝愿?
A. 寺庙的繁荣
B. 友人的长寿
C. 信仰的坚定
D. 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与王绂的《送宏上人住保宁寺》相比,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但更侧重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王绂的诗则更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存在细微差异,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