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6:32
作者: 胡祗*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应为孤高自娱。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仍为汝。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秋霜良苦。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
问秋天的幽香在哪里呢?棠树下的阴影里,暮色中凉风带着露水。花朵不需要精巧的安排,像玉一样静立,幽静而丰盈。如果想要说话,似乎又隐含着诉说。一襟的清苦愁绪千丝万缕。长门外夜雨潺潺,更加昏暗的月光和微弱的灯光,水波沉寂如烟,窗户显得寂寞无比。凭谁来询问,谁来了解那被抛弃的《宣和花谱》。应该是孤高自娱自乐。即使在温柔的梦中,升平的枕上,也难以到达那琳宫仙府。依然为你,等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重遮护。秋霜带来苦涩,怕在清冷的夜里无人陪伴,寒天的翠袖,孤影愈发衰弱清淡。
作者介绍: 胡祗*,元代词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的孤寂与愁苦,借助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个人的情感。
这首《摸鱼儿 玉簪》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开篇以“问秋香都在何许”引入,勾勒出秋天的气息,随后描绘了棠树下凉爽的氛围,似乎在追寻着某种失落的美好。诗中反复出现的“孤”、“愁”字眼,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理想之境的渴望。尽管他在梦中追寻温柔的生活,却始终感受到现实的冷漠与无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先是对自然的观察,后是对情感的抒发,最后则是对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描写中不断与秋天的气息、夜雨的细密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使用了“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等意象,表达出一种深刻的孤寂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孤独、愁苦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寂的深刻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