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4:0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4:04:09
镜里萧条短鬓,世间懒散闲人。
布袍竹杖白纶巾。
野鹤孤云身分。
挥麈凉生竹径,閧尊花覆柴门。
高歌一曲醉醺醺。
翻覆世情休问。
镜子里映出我短促的鬓发,世间的人都懒散闲适。
我穿着布袍,手持竹杖,头戴白色纶巾。
就像野鹤和孤云一般,独自生活。
在竹径上挥动着毛笔,清风徐来,
酒杯上铺满了花瓣,遮盖住了柴门。
我高歌一曲,醉意朦胧。
对于世俗的情感纷扰,索性不再去问。
高濂(约1500年-约1570年),字仲文,号心斋,明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其清新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诗歌作品多关注自然、隐逸和人生哲理。
《西江月 其二 赠隐》创作于高濂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此时社会动荡,士人对政治腐败的失望,纷纷选择隐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西江月 其二 赠隐》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体现了高濂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首句“镜里萧条短鬓”直接点出作者的状态,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对青春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布袍、竹杖和白纶巾构成了一幅典型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野鹤孤云身分”更是将隐士的高洁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挥麈凉生竹径”及“花覆柴门”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逍遥态度,似乎在说:在这片竹林中,醉酒高歌,何必去在意世间的纷扰?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高濂对隐逸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摒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精神追求。
诗中“镜里萧条短鬓”中的“短鬓”指的是什么?
A. 短发
B. 短小的胡须
C. 短暂的时光
答案:A
“高歌一曲醉醺醺”中“高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A. 悲伤
B. 欢愉
C. 无奈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野鹤孤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忧伤
B. 高洁与孤独
C. 热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