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8:19
壶丘白日静,独坐抚瑶琴。
谁识无弦意,明明太古音。
花声冷晓露,石响戏春禽。
相对人何处,清风满竹林。
在白日的静谧下,我独自坐着弹奏瑶琴。
谁能理解这无弦琴音的深意,
那清晰的音调仿佛来自太古时代。
花儿在晨露中轻声细语,石头则在戏耍着春天的小鸟。
我与谁相对而坐呢?清风满是竹林间的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古音”暗指古老的音乐哲学,强调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古琴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雅、清静的生活态度相关联。
作者介绍:
关捷先,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含蓄深远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琴音的沉醉,反映了明代士人追求清雅生活的态度。
《理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它通过描绘一幅安静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壶丘白日静,独坐抚瑶琴”构建了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谁识无弦意”,这是对无形之音的探讨,暗示音乐的深邃和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在于音符的存在,而在于心灵的共鸣。
“花声冷晓露,石响戏春禽”则将自然的声音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是对外界的感知,也是一种内心的反映。最后两句“相对人何处,清风满竹林”使得整首诗产生了深远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追问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清风和竹林象征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深邃的,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场景和内心独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宁静和高雅生活的理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壶丘白日静”中的“壶丘”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地形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水体
“谁识无弦意”中的“无弦意”指的是什么?
A. 没有音乐
B. 无法理解的情感
C. 不同的音调
D. 无法演奏的曲子
诗中提到的“清风满竹林”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喧闹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诗人的孤独
D. 春天的气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表现孤独与思乡情感;而关捷先的《理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音乐的哲思。两者虽皆为自然诗,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不同,分别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