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44:18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这首诗开头描绘了王的威严和命令,命令大臣们整顿军队,准备出征南方,尊重和警戒并重,惠及南国。王对尹氏下令,命令程伯休父负责左右的陈设,警戒我的军队,率领他们前往淮水的岸边,巡视徐国的土地。没有留驻,没有停留,三件大事已经准备就绪。王的事业赫赫有声,受到天子的严密监视。王舒保在此作事,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治理。徐方骚动,震惊整个徐国。就像雷霆一样,徐国为之震动。王奋发武力,如雷霆之怒,进攻他的虎臣,宛如凶猛的老虎。铺展在淮水的岸边,仍然抓住那些丑陋的敌人。截断淮水的流域,是我军的驻地。王的军队浩浩荡荡,如同飞翔的鸟儿,像江河一样,如大山的包围,如川流不息,绵延不绝。没有测量,没有克制,洗净征伐徐国的污垢。王仍然允诺封锁,徐国已经来临。徐国与我们同心,天子的功劳。四方已经平定,徐国来到王庭。徐国不再反抗,王说要他们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大雅·常武》的作者是佚名,属于先秦时期,具体生平不详。这一时期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风格上重视气势和庄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周朝时期,正值王室对外征伐与内政整治的关键时期,反映了王权的威严和对军队的重视,旨在激励士气,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大雅·常武》通过庄重的语言和雄浑的气势展现了周王朝的军事威严和对南方的征伐决心。开篇的“赫赫明明”便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王权威严,紧接着描述王命大臣整顿军队,准备出征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紧迫感和严肃性。诗中对军队的描写,如“王旅啴啴,如飞如翰”,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的气势与士气,增强了诗的动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景象,更体现了统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徐方震惊”一句中,诗人用雷霆的比喻传达出征伐的力量与速度,令人印象深刻。结尾部分则强调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统治者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敌国的压制意愿,体现了王权的威严和对军队的重视,传达出一种统一和稳定的国家意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雅·常武》的主题集中在什么方面?
“赫赫明明”中的“赫赫”有什么含义?
诗中“如雷如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