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时间: 2025-05-04 04:45:41

诗句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5:41

原文展示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当初在花间初次见面,她用红袖半遮着脸,轻轻转过妆容。她的石榴裙带上,故意用纤细的玉指偷偷捻着双凤金线。碧绿的梧桐树锁住了深深的庭院,谁能料到两人的情感,何时才能缠绵?羡慕春天来的双燕,飞到玉楼,朝朝暮暮相见。

注释

  • 红袖半遮:形容女子害羞时用袖子遮住脸。
  • 妆脸轻转:形容女子轻轻转过脸,展示妆容。
  • 石榴裙带:红色的裙子,石榴色鲜艳。
  • 纤纤玉指:形容女子手指纤细美丽。
  • 双凤金线:指裙带上的装饰,双凤图案用金线绣成。
  • 碧梧桐锁深深院:形容庭院幽深,被梧桐树遮蔽。
  • 缱绻:形容情感缠绵,难以分离。
  • 羡春来双燕:羡慕春天飞来的双燕,象征着恩爱和相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炯(约896-971),五代时期词人,字文叔,号东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臣子。他的词风婉约,多写男女之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庭院深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缠绵的情感氛围。词中“红袖半遮,妆脸轻转”和“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这段情感的珍视和怀念。结尾的“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恩爱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五代婉约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花间初识面:开篇即点明是回忆,花间初识,充满了浪漫和美好。
  2. 红袖半遮,妆脸轻转:通过动作描写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3.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细节描写,展现女子的优雅和装饰的精致。
  4. 碧梧桐锁深深院:环境描写,营造出幽深和封闭的氛围。
  5. 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情感的缠绵。
  6.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以双燕为喻,表达了对恩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碧梧桐锁深深院”,将梧桐拟人化,形容庭院幽深。
  • 比喻:如“羡春来双燕”,以双燕比喻恩爱夫妻。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恩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袖:象征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 石榴裙带:象征女子的装饰和身份。
  • 碧梧桐:象征幽深和封闭的环境。
  • 双燕:象征恩爱和相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红袖半遮”形容的是女子的什么动作? A. 遮脸 B. 转身 C. 挥手
  2. “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中的“偷捻”是什么意思? A. 故意 B. 随意 C. 偷偷
  3. 词中“羡春来双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羡慕 B. 嫉妒 C. 厌恶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描写女子妆容,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但欧阳炯的词更加细腻和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五代词》:收录了欧阳炯的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词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五代时期的文学背景和词的发展。

相关查询

行路难二首 其二 行路难二首 其一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五首) 行路难·倚剑且勿叹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为畏途 月夜花朝 恝置 包含房的词语有哪些 异木奇花 幽悄 孤鸾照镜 包含鳍的词语有哪些 女大当嫁 隹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师田 酉字旁的字 曳居侯门 整纷剔蠹 阜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