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0
点绛唇·和吴伯琴刘庄留别韵
作者: 马叙伦
两岸飞花,长条不系东风住。
春归何处。烟雨迷前路。
吹笛愁亭,别意随风度。
鹃啼苦。青山无主。
袖手看云树。
两岸的花瓣四散飞舞,长长的柳条在东风中无法停驻。
春天又去往何处呢?烟雨朦胧,迷失了前行的道路。
在愁苦的亭子里吹着笛子,离别的情意随风飘荡。
杜鹃在悲鸣,青山显得孤寂无主。
我袖手而立,静静地看着云和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叙伦(1883-1940),字子恺,号笛声,近代著名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反映时代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面临离别,情感深沉。吴伯琴及刘庄是与作者关系密切的友人,因而诗中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对离别的感伤。
《点绛唇·和吴伯琴刘庄留别韵》是一首充满抒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意盎然却又因离别而愁苦的情景。开头的“两岸飞花”以景引情,花瓣的飞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春归何处”不仅是对春天去向的疑问,更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烟雨迷前路”则加强了离别的氛围,烟雨朦胧的意象让人感到迷茫与忧伤。接下来的“吹笛愁亭”中,笛声传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笛声随风而逝,象征着友谊的流逝与难以挽回的情感。杜鹃的苦鸣,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氛围。
结尾“袖手看云树”展现了诗人无奈的情绪,袖手而立,仿佛在静静观察这变幻无常的世界,内心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了浓厚的离愁,展现了马叙伦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两岸飞花,长条不系东风住。
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柳条随风飘荡,暗示无常与变幻。
春归何处。烟雨迷前路。
春天的去向成了疑问,烟雨模糊了未来的方向,暗示离别的无奈。
吹笛愁亭,别意随风度。
在愁苦的亭子中吹笛,离别的情思随风而去,体现了情感的飘渺。
鹃啼苦。青山无主。
杜鹃的哭声增添了孤寂感,青山显得无主,更加突显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袖手看云树。
袖手而立,静观风景,内心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沉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些?
a) 山水
b) 花瓣与柳条
c) 沙漠
“春归何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忧伤
c) 期待
杜鹃的啼鸣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欢喜
b) 离别与悲伤
c) 生命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