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乡子》

时间: 2025-07-27 11:26:19

诗句

独坐数归期,花影重重日影低。

无计徘徊思好句,迟迟,除却春愁没个题。

闲倚画楼西,芳草青青失旧堤。

犹记当时人去处,依依,红杏花边一酒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6:19

原文展示:

南乡子
独坐数归期,花影重重日影低。
无计徘徊思好句,迟迟,
除却春愁没个题。

闲倚画楼西,芳草青青失旧堤。
犹记当时人去处,依依,
红杏花边一酒旗。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坐在这里,数着归来的日子,花影重重,太阳的影子也低垂。
我无计可施,只能徘徊思索好句,却总是迟迟写不出来,
除了春天的愁苦,没有什么可以写的题材。

我闲闲地倚着画楼的西边,芳草青青,旧时的堤岸已不复存在。
我仍然记得当时人离开的地方,依依不舍,
在红杏花旁边,飘动着一面酒旗。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坐:独自坐着。
  • 数归期:计算归来的日子。
  • 花影:花的影子。
  • 无计徘徊:没有办法在这里徘徊。
  • 春愁:春天带来的忧愁。
  • 芳草青青:生机盎然的草地。
  • 旧堤:曾经的堤岸,现已失去。
  • 依依:依依惜别的情感。
  • 酒旗:酒家或酒宴的标志,通常用来吸引顾客。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红杏花”与“酒旗”,表现了作者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端,明代诗人,字子容,号铁崖。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作者身处画楼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同时又因思绪纷乱,难以写作而感到愁苦。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抒发春愁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首句“独坐数归期”,便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虽然有花影与日影陪伴,内心却依旧感到空虚。随后的几句中,诗人更是无计可施,只能徘徊,思索着好句,却迟迟写不出来,这种无奈与困惑恰恰反映了春愁的特点。

诗中的“闲倚画楼西,芳草青青失旧堤”,描绘出春日温暖的氛围,却又伴随着对失去的追忆,诗人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落。“犹记当时人去处,依依,红杏花边一酒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红杏花与酒旗的意象,既是对往昔欢聚的追忆,也是对春天的惆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愁苦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坐数归期:独自坐着,数着归来的日子,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 花影重重日影低:花影重重,日影低垂,描绘出春日的景象,带有一定的忧伤。
  • 无计徘徊思好句:面对春愁,诗人无计可施,只能徘徊思索,表现出创作的困境。
  • 迟迟,除却春愁没个题:春愁困扰着诗人,无法找到合适的题材来表达。
  • 闲倚画楼西:诗人无所事事,倚靠在画楼上,表现出一种悠闲但无目的的状态。
  • 芳草青青失旧堤:草地依旧青翠,但旧时的堤岸已经消失,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犹记当时人去处:仍旧记得当年人离去的地方,传达出一种对往日的留恋。
  • 依依,红杏花边一酒旗:描绘出春日的美好与聚会的欢乐,酒旗的出现暗示着欢愉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影”、“日影”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心境。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如“花影重重”与“日影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无奈的感慨。春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日影:时间的流逝,代表着人生的无常。
  • 芳草青青: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暗藏着失去的惋惜。
  • 红杏花:美好回忆的象征,代表着欢乐的过去。
  • 酒旗:欢聚的象征,暗示着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坐数归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愤怒

  2. “芳草青青失旧堤”意指什么?
    A. 旧时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B. 新的开始
    C. 自然的变化

  3. 本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失落与怀念
    B. 欢快与庆祝
    C. 愤世嫉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愁苦。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了人对月、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徐元端《南乡子》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徐元端更侧重于春天的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涉及个人情感的深度与细腻。
  • 徐元端《南乡子》 vs 苏轼《水调歌头》:徐元端的诗中反映了对春天的惆怅,而苏轼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题张几仲所藏醉道士图 秋怀十首 谒金门(重午) 次韵答沈明远 挽周仲深郎中词 隐静山二首 临江仙(寄张安国)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和李相园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饭之恩 枪烟炮雨 穿杨贯虱 包含辉的词语有哪些 溜尖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殚诚毕虑 剾刀 小炷 批斗 建之底的字 不遗毫发 彐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乳趉 皿字底的字 包含民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