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09:27
昭君怨·君王日深宫
作者: 李蓘 〔明代〕
君王日深宫,贱妾末由见。
下阶一顾恩,犹使终身恋。
十二楼前花低头,深宫白日已先秋。
筚篥声高玉心死,燕支山冷朱颜愁。
朱颜日日非昔时,青海年年雁影迟。
乌孙公主汉家女,贱妾琵琶枉自悲。
君王日暮深居宫中,贱妾我根本无法见到他。
只要他在下阶看我一眼,这份恩宠便让我终生难忘。
十二楼前的花儿低下了头,宫中白昼似已进入秋天。
筚篥的声音高亢,玉心却已死去,燕支山冷落让我朱颜愁苦。
我的朱颜日日不再是往昔,青海的雁影年年却迟迟未至。
乌孙公主是汉家女子,而我贱妾弹琵琶徒自悲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乌孙公主”指的是历史上被送入汉朝的公主,象征着政治联姻和个人命运的悲剧。与诗中女主角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
李蓘,明代诗人,其诗风细腻,善于描绘女性内心的愁苦与孤独,作品多表现深宫生活的无奈与哀伤。
创作背景
《昭君怨》反映了古代宫廷中女子的无奈与渴望,深宫生活的孤独与对爱的渴求,表现了对历史上王朝兴衰变化的感慨。
《昭君怨·君王日深宫》是一首充满感伤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直接交代了女子的身份与处境,君王的深宫让她无法接触到阳光与外界的生活,情感的缺失让她内心更加空虚。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用“下阶一顾恩”点出即使是一次短暂的相遇,也能在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无尽的思念。
“十二楼前花低头,深宫白日已先秋。”通过花的低头与秋天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体现了深宫女子的悲凉与无奈。接下来的句子“筚篥声高玉心死”,则通过乐器的声音与女子内心的死寂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末“贱妾琵琶枉自悲”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的悲鸣与她的孤独形成共鸣,展现了女子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个人情感,更折射出深宫女子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悲哀,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宫女子对爱情与命运的无奈,反映出古代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筚篥
C. 二胡
“朱颜日日非昔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平静
诗中提到的乌孙公主要与哪个国家联系?
A. 大唐
B. 汉朝
C. 明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孤独,但李清照的作品多了几分对生活的感悟,而李蓘的《昭君怨》则更加集中于对失落的哀伤与历史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