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31:44
天子曰归,公敢不承 查看原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以生,惟尔父母。 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 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呜呼! 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然。 ”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 ”皆曰:“公则何事于斯? 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 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 西人传言,有寇在垣。 庭有武臣,谋夫如云。 天子曰嘻,命我张公。 公来自东,旗纛舒舒。 西人聚观,于巷于涂。 谓公暨暨,公来于于。 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 讹言不祥,往即尔常。 春而条桑,秋尔涤场。 ”西人稽首,公我父兄。 公在西囿,草木骈骈。 公宴其僚,伐鼓渊渊。 西人来观,祝公万年。 有女娟娟,闺闼闲闲。 有童哇哇,亦既能言。 昔公未来,期汝弃捐。 禾麻芃芃,仓庾崇崇。 嗟我妇子,乐此岁丰。 公在朝廷,天子股肱。 天子曰归,公敢不承? 作堂严严,有庑有庭。 公像在中,朝服冠缨。 西人相告,无敢逸荒。 公归京师,公像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