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4-26 17:02:43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43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
我疑心那是地上的霜。
抬起头来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去思念我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猜测。
  • 霜:指地面上结的白色露水或霜冻。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怀念。
  • 故乡:指自己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月亮”在古代诗歌中常常寓意思乡与孤独,尤其是在寂静的夜晚,月光更容易引发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个性豪放不羁,游历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李白在旅途中感受到浓烈的乡愁而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古诗。诗中以“床前明月光”开头,直白地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清幽。月光洒在床前,仿佛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冷清的气氛,令人不禁联想到地面上的霜。接着,诗人抬头望向明月,低头则思念故乡,这种对比鲜明的情感描写让人倍感亲切。整首诗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情绪,体现了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无奈。李白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 “疑是地上霜”:诗人因月光的明亮而产生联想,误以为是地上的霜,表现出对环境的敏感与细腻。
  •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展示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 “低头思故乡”:低头则陷入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思乡情的深沉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比喻月光的清冷。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思乡的情感,通过月光与霜的对比,增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人们普遍的游子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乡与孤独。
  • 床前的月光:代表宁静与孤独的夜晚。
  • 霜:象征寒冷与凋零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低头思故乡”中的“故乡”指的是?
    A. 自己的家
    B. 朋友的家
    C. 旅行的地方
    D. 任何地方

  3. 诗中“明月”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思乡
    C. 朋友
    D. 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述夜晚的孤独与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比较《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简洁明了,而杜甫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赵釴夫见惠 暇日家人馈酒食 冬至 閒兴 足弱 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 早朝 对酒 虞察院生日 虞察院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臂相失 包含忍的成语 依样画葫芦 欺滥 阿门 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马千军 鹿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噏訿 突厥 食字旁的字 掩口胡卢 亠字旁的字 井井有条 缶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窜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