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4-28 05:15:20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5:20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明亮月光,
让我疑心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思念着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光:光线,这里指月光。
  • 疑:怀疑,猜想。
  • 地上霜:形容月光洒在地面,像霜一样。
  • 举头:抬起头来。
  • 低头:低下头去。
  • 思:思念,想念。
  • 故乡:故居,出生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复杂的典故,但“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思乡的象征。古人常常通过月亮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闻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流亡期间,他在外游历时常常感到对故乡的思念,正值夜晚,月光明亮,激发了他的思乡情绪。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开头的“床前明月光”设定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随着“疑是地上霜”的句子,诗人将月光与霜的景象相联系,巧妙地引入了思乡情绪的起点。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明确了情感的核心,通过抬头与低头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望月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低头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思念,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四句中蕴含了无尽的乡愁,成为了古诗中描写思乡情绪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床前洒落的月光,静悄悄地照耀着,引发诗人的思绪。
  • “疑是地上霜”:月光明亮,和霜的颜色相似,诗人产生联想,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来,目光投向明月,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故乡,表现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外出游子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内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美好。
  • 床前:象征安静的环境,反衬出内心的思绪。
  • 霜:象征清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静夜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思乡
    C. 愤怒

  2. “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思念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现出对月亮的描写,但李白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绪,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亲人的关切与哀痛,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多丽 瘗诗 多丽 多丽 赠冒晋人 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 南浦 客钱塘怀俞季瑮北游 南浦曲 其四 南浦亭 南浦 过江津黄荆街旧庐感题 南浦 咏萍 南浦 其三 叠前韵荅复堪和作,并敩其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冥心 斜印 无涯之戚 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鬯不惊 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擗踊号呼 童骑 鱼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楚水吴山 亭亭秀秀 器满意得 走开头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